【精彩回顾】3D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
Sep 27, 2022
2022年9月22日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拉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举办“3D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该研讨会在北京福朋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来自高校、科研所、医院、生物技术公司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还同步开设了网络直播,有近300多名未能到现场的客户参加了直播会议。
会议由Molecular Devices市场经理艾平主持,总经理周伟先生致了开幕词,周总表示:类器官是发展迅速的市场,同样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国家对医疗医药的投入会持续加大,我们看好3D细胞与类器官这块研究领域的发展,将来必将为生命科学造福;MD隶属于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目前打造的类器官创新性解决方案联合多家合作公司,希望能在3D类器官研究方案有所突破,加速创新、启赋无限。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先生
此次会议有4位专家对3D细胞类器官与成像技术做了报告,引起了听众的一致好评。首先是大橡科技的研发总监丁端尘博士做了报告,首先丁博士介绍了类器官芯片技术发展脉络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随后阐述了大橡科技独创的类器官芯片,基于芯片的特殊结构使类器官及微环境构建更仿生、可控、标准化;同时类器官芯片也可以用于病理模型,多器官串联模型的构建;这些类器官芯片具有更仿生、更高效、更标准化等特点。最后阐述了如何利用这些类器官芯片结合MD的高内涵系统辅助化药筛选以及进行免疫药物开发。
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丁端尘博士
第二位是来自镁伽机器人科技的岳海滨博士,岳博士首先着重介绍了肿瘤类器官药敏试验,此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作为患者替身,测试各种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大大提高抗癌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并且减少因为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接着岳博士介绍了此试验方法的优势。相对PDX模型来说,费用和价格更低。高通量成像技术和自动化的应用,也使得整个药敏试验的流程更加快速、标准、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药敏试验结果也更加可靠。最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基于高通量成像的自动化类器官进行药筛的试验方案,并介绍镁伽机器人在推动肿瘤类器官药敏试验技术的普及性应用方面的进展。
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科学家岳海滨博士
第三位是赛拉达生物科技的市场总监廖菁博士,廖博士先介绍了类器官(Organoids),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3D)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随后从成体干细胞来源类器官、iPSC来源的心脏血管类器官进行阐述,类器官在疾病研究、肿瘤药敏、临床免疫、药物毒理、再生医学等多学科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最后为助力类器官研究,廖博士介绍了赛拉达提供与类器官培养相关的试剂耗材,比如培养基、基质胶、超低吸附板等等。
北京赛拉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廖菁博士
最后一位是来自美谷分子仪器的资深应用科学家宁航工程师。宁工程师表示类器官的成像和分析是其应用瓶颈之一。 而高内涵成像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类器官实验结果,在分享中着重介绍了如何应用高内涵技术获得更好的类器官定量数据,自动化类器官完整解决方案及最新的AI图像分析技术如何帮助我们分析类器官。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资深应用科学家宁航工程师
在每次报告结束后,现场观众也与演讲专家积极互动,沟通信息,进一步加深对3D细胞与类器官的认识。
在茶歇的时候,不少客户都围在展台那里观看高内涵仪器,宁航工程师详细演示了如何操作仪器,如何用AI软件分析图片,让客户深刻了解我们仪器易操作性、软件的便利性。今后Molecular Devices会联合更多合作伙伴,给科研人员带来更多新颖的解决方案。